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报道
千年古城 司法新颜
  • 时间:2024-06-03 50:15
  • 来源:
  • 作者:
  • 字体:【


千年古城 司法新颜

——云南剑川法院立足边疆文化开创提质增效新局面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剑川县,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哥的故乡。


这个著名的“白族之乡”“木雕之乡”,家家户户写楹联,老老少少能唱歌,是名副其实的“文献名邦”。


这座小城见证了千年文化发展,也见证了边疆地区司法70多年发展进步。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以高质量司法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如何进一步提升司法能力水平?云南省剑川县人民法院立足本地区民族文化实践,用足用好审判管理+诉源治理,在这座位于西南边陲的千年古城,用心用情写下审判质效提升的新答卷。


面对审判质效提升的难点、痛点、堵点,怎么办?

——用好“阅核制”“数据会商”,有效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月13日,综合审判庭庭长段梅彦收到了该院副院长杨龙璋对她独任审判的一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的阅核结果。


判决书上圈圈画画,不仅有对法律细节的指导、对文字表述的修改,甚至还做了“数学题”——关于两名被告偿还借款本息的表述不够简洁,杨龙璋根据审理内容计算之后作了调整。


“刚开始也有心理压力,但后来发现,有人对案子监督把关指导是好事,能避免很多问题,也有利于办案人员学习提升。”对于如何看待“阅核制”,段梅彦心态“阳光”。


“阅核制”是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抓手,落实好这一制度,事关法院审判管理质效提升,事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3年,剑川法院受案量1800余件,其中74%以上调解结案。根据这一基数计算,院庭长的阅核压力并不算大。


案件少,精细到标点符号的“阅核”成了必然。


“有精力、能做到,当然要做细。提升基层法院案件裁判质量,院庭长必须承担好这一责任。”杨龙璋说。


4月30日,剑川法院召开1月至4月审判质效数据分析研判会。


“‘案-件比’优于区间值,在全州连续位居第一。”


“申诉案件数:0;发回重审案件数:0。”


“经过整改,归档及时率已达100%,在全州和全省均位列第一。”


“小额诉讼适用率有所提升,但仍需优化。”


……


数据显示,剑川法院审判质效综合排名始终居于全州前列。各项具体指标,有的名列前茅,也有的不甚乐观。


“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适应审判质效指标新要求。要加强审判管理,严格把握审判执行各环节时间节点,杜绝案件超审限情况的发生,要继续加强诉前调解工作,加快办案节奏,做到均衡结案……”


会上,剑川法院院长肖一君的话音响起,新的工作部署随之展开。


今年是云南省“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大家都提起了精神。


“新指标面前当然有压力。但现在的压力是为了案件公正高效、法官长久心安。”对于审判质效提升,杨龙璋很乐观:“数据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有问题就有目标,有目标就有动力。”


审判业务遇到疑难问题,如何保证审判质量?

——让“案例库”“法答网”成为法官“寻医问药”首选项


比起经济发达地区的法院,剑川法院案件总量较少,案件类型也并不丰富。


遇到业务问题,如何保证办案质量?干警们渴求大量权威、规范的指引。


2023年7月1日,法答网正式上线运行。2024年2月27日,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


记者走访剑川法院发现,使用案例库已成为法官们办案时的习惯。“经常用”“很好用”“习惯用”“希望有更多参考案例”是大家普遍的心声。


在刑事审判团队负责人何焰霞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用来收藏案例库案例的文件夹。“尤其是几件故意伤害案,说理部分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一起寻衅滋事案中,9名被告人的律师均对共同犯罪提出意见。但何焰霞审理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为了说服被告人及其律师,何焰霞的判决书充分吸收了案例库类案关于共同犯罪的优秀说理,宣判时,没有人对判决结果提出异议。


除了案例库,法答网也深受干警欢迎。


“开始还有点担心,问的问题会不会显得没水平。”关于使用法答网的初期心态,段梅彦坦言“有顾虑”。


对此,剑川法院积极引导干警提问,规范提问方式,对咨询问题层层把关,防止内容简单、表述模糊的问题提交至法答网,确保提问更有价值。


干警们渐渐放下“思想包袱”。截至5月28日,剑川法院15名员额法官在法答网上提问34条,27个问题得到回复。


作为剑川法院的法答网“头部用户”,马登人民法庭副庭长孟自成一个人便贡献了6个提问。


“之前长期在执行局工作,2023年4月才来到法庭。刚开始由于审判经验不足,时常感到迷茫。好在法答网很快上线运营,帮了大忙。”孟自成说。


孟自成的第一个提问,源于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肇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失控侧滑,造成行人受伤、车辆受损,被交警部门判定全责。审理时,肇事车辆的保险公司以“交强险”无责任代赔为由,要求追加案外车辆的保险公司为被告。


“被撞行人非被撞车辆车内人员,且肇事车辆负事故全责,申请人追加案外车辆保险公司为被告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应准许。”当时,孟自成做足功课,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判断,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把问题和想法提交到了法答网。


很快,孟自成就收到了答复。


“答案和我自己的判断一致,那一瞬间特别高兴,感觉稳了。”果然,孟自成对该案作出依法宣判后,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


提供权威范本、打通交流渠道、统一裁判尺度……案例库和法答网,高效解决困扰审判一线的实践问题,为身处边疆基层的广大法官提供了极大便利。


“互联网时代,案例库和法答网是我们基层法院提升审判质效的必备工具。”杨龙璋表示。


在院领导的4个提问中,杨龙璋占了2个。问题之一,事关一起民间相邻纠纷。


为了一条屋檐沟、一面墙壁,数十年的邻居互不相让。审理期间,杨龙璋联合村支书等各方多次调解,一直没能破局。


“两家有积怨,一纸判决恐难解开心结。新时代司法审判要转变理念,寻求实质性解纷。所以判决之前,还要再试试调解,也希望从上级法院的答复中得到新的启发。”看着法答网上“待回复”三个字,杨龙璋期待着。


如何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大力促进案件审判质效提升?

——创新探索“阿夫甲调解法”诉源治理新品牌


做强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可以有效防止矛转民、民转刑、刑转命,为综合提升审判质效提供有利条件。


大寒刚过,闹得不可开交的三户太平村尹姓村民,怒气冲冲来到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要求为多年未解的屋檐沟及道路通道问题“评评理”。


“大家彼此沾亲带故,都是老邻居。凡事多想想咱们白族的‘三尺屋檐沟’,互相谦让一些,日子更红火嘛。”


调解现场,马登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太平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李富生、李宝昌等多名人民调解员,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劝说当事人重归于好。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本着邻里和谐的目的,各自留足屋檐沟和道路通道,为邻居排水及通行提供方便。


为确保调解协议得到有效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引导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后,孟自成为这起相邻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出具了司法确认裁定书。


“我们以后都不吵了,还是好邻居。”拿到裁定书,当事人纷纷表示,一定会自觉严格履行调解协议。


如何发挥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能,更好地指导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剑川法院创新探索的“阿夫甲调解法”,在当地备受喜爱。


立案庭负责人李唐杰告诉记者,“阿夫甲”是“老友”的白族称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是对“阿夫甲”最好的写照。“阿夫甲调解法”在化解矛盾的同时,注重建立和修复当事人之间和谐关系,利用白族契约文化引导双方信守承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


“‘阿夫甲’之间没有解不开的结。我们希望当事人像‘阿夫甲’一样,诚信友善、友好协商,哪怕曾经剑拔弩张,最终也会握手言和。”作为地地道道的白族人,在李唐杰印象中,白族人民秉持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其传统理念中,诉讼是双方关系破裂后最无奈的矛盾解决方式。“大家内心更希望通过调解化解矛盾。”


孟自成也表示,村民已经养成了习惯,“有问题先找村里”。


剑川法院加强对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组织人民调解员集中培训、“包村”“包片”党员干警下沉村(社区)指导、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庭审、巡回普法、以案普法等多种形式,将“阿夫甲调解法”的精神传递到诉源治理的最前端。今年以来,340件矛盾纠纷在剑川县的村(社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得到化解,积极推动人民法院审判质效的提升。


孟自成所在的马登法庭是剑川法院唯一的派出法庭,辖区有汉族、白族、回族、彝族、傈僳族等多个民族。这里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利用好这一优势,做深做实诉源治理?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孟自成脑海中。


他观察到,面对纠纷,彝族同胞习惯以“讲理”的方式解决,基本不会提起诉讼。彝族村里德高望重的“头人”,一般对村民具有相当的感召力。


“如果将类似彝族‘头人’这样的少数民族人士纳入调解员行列,对他们进行法律指导和培训,推动矛盾就地化解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最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孟自成一吐为快。


基层法院扎根社会最前沿,如何让“公正”这个根本要求在基层司法实践中更可及,让“效率”这一百姓期盼更可感,位于西南边陲的剑川法院,勇于探索,不惧担当,努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写好提质增效大文章。


对此,大理白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童晓宁有着更长远的思考,“要转变理念,用能动履职打破困境。要以问题为目标和导向,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机制、改革创新,努力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良风善俗,提升法治文化治理效能,持续推动审判质效再上新台阶。”


结束对剑川法院的采访,再次回望这片民族气息浓郁的红土高原,记者不由眷恋起这座千年古城蕴含的文化底蕴、丰收希望和诗意时光。在这里,历史与现代实现了交汇,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有了新图景;在未来,我们足以相信,剑川法院将继续深耕边疆民族文化沃土,彰显法治的温暖和力量,不断谱写“公正与效率”时代新篇章。



来源:人民法院报